132、宁远兵变
袁崇焕的督师衙署,原设立在山海关,他从京城回来之後,就快马加鞭到山海关督师府接了掌印,正式走马上任。
其实经过上次宁远之行,袁崇焕听了朱信那小子的话後,袁崇焕左思右想,深知自己已经犯了大忌。
他越想越感到後怕,於是等他返回京城,直接就找到了崇祯皇帝,不敢再提五年平辽的大话,只求崇祯能信任他在外督兵,又再三解释平辽任务之艰钜,绝非短时间就能完成。
崇祯为了完成平辽大计,表示认可,还多番勉励袁崇焕,除了赏赐袁崇焕尚方宝剑之外,还加封袁崇焕为太子太保,并赐给蟒衣银币。
袁崇焕生怕引起群臣妒忌再犯大忌,吓得赶紧推辞了蟒袍玉带,只接受了太子太保和银币的封赐。
崇祯很高兴,更是大方地听取了袁崇焕建议,重用提拔袁崇焕推荐的几位将领,以及同意重整辽东兵马的建议。
於是,按照袁崇焕的提议,崇祯提拔重用祖大寿、何可纲、赵率教三将,并下诏重整辽东兵力,分设山海关、宁远和锦州三处总兵,加强完善关宁锦防线。以赵率教为山海关总兵镇守山海关;以何可纲代替原辽东总兵朱梅,改为宁远总兵,驻守宁远;以祖大寿领锦州总兵镇守锦州;而袁崇焕则准备亲自镇守宁远,还要将督师府移驻宁远城。
当然,这些事情朱信还不清楚,等他进入宁远城之後,天sE早已经暗淡了下来。
朱信这次是出於公差,因此他们一行人拿着巡抚衙门的公文,很轻易地就入住了宁远的驿站。
等安顿下来用过晚饭之後,朱信早已是疲惫不堪地瘫倒在了床榻上。
他的伤口还没有完全癒合,经过一天的颠簸,他就已经累得不行。
“袁崇焕要来宁远,肯定会加强建设关宁锦防线。不过,鞑子下一步,并不会从关宁锦防线作为突破,反而绕开了关宁锦,从龙井关、大安口入寇,到那个时候,恐怕不仅仅是大明的悲剧,更是袁崇焕的悲剧了。”朱信摇头苦笑,作为穿越者的他,眼下能力有限,地位更是达不到能影响那些大人物的地步。
即便他向朝廷提出建议,要防范鞑子会避开关宁锦防线,而是采取由突破京东重镇遵化南下入寇的打法,恐怕也不会有多少人会相信他。
如果被时人嗤之以鼻,他倒是无所谓。
他只是觉得,自己提出这种想法,Ga0不好不仅仅让人怀疑他的动机,更会让无数大人物对他产生憎恨。甚至很可能会得罪袁崇焕等一g人等,毕竟他一旦提出问题,那就意味着这样一条投入巨大的坚固防线,其实形同虚设,作用不大,还大量耗费各种资源。因此牵涉其中的各方利益集团,岂会轻易放过他朱信?
毕竟关宁锦防线那可是经过无数人努力,更是倾注了无数人的心血,这才终於建立起来的一条抵御後金进攻的防线:其中以山海关为後盾、宁远为中坚、锦州为先锋,其间筑有多个堡台作为联防据点。
明朝对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更是被袁崇焕重点打造完善。
朱信记得,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当初在孙承宗主持下,从1622年秋开始,明廷用了三年时间,耗费巨资,以宁远城为中心,构筑起了一条一百多公里长的连绵不断的堡垒群。在宁远到山海关之间,相继恢复了中前所、前屯卫、中後所、沙後所四城,同时在海中的觉华岛也筑城,作为辽西军粮贮存地。
到了1625年夏,孙承宗又进一步派人向宁远以北继续筑城,相继恢复了塔山、杏山、松山、锦州、小淩河、大淩河等城。这样,一条完整的宁锦防线就构筑完成了。从最前沿的大淩河堡到山海关,全程约二百多公里,分布着明军大城九座,小堡四十多座,兵力十多万,加上觉华岛供给的粮草,登州、莱州的水师保护海面,辽西走廊被明朝牢牢控制,後金要南下入寇,只要想从辽西走廊进军,那就根本绕不开这条坚固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