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德嗣说:“我无条件赞成这个计划。”他说着叹了口气,“又要回到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了”
“是啊,想当年文总你独身破土匪,ppk机关枪横扫千军,刀劈匪首的风采我辈真是崇敬万分……”司凯德说。
“都是过去的事情了嘛,不要再提了。”文德嗣不在意的挥了挥手。
“大伙不要跑题。”马千瞩说,“继续讨论鸿基开发问题。”
东门吹雨作为军务总管廷的代表发言道:“我们目前的兵力不足――可用的机动兵力只有临高警备营和马袅的一个营。”
兵力不足始终是困扰临高政权的一个魔咒――从总体来看,临高现阶段是一个海岛政权,很适合大海军小陆军的建军思路,用制海权来换取本土不被攻击,陆军充当海外干涉的派遣军。
按道理说这种体制下临高政权的机动兵力原本应该是充裕的――元老院拥有本时空最强的海上机动投送能力,能够以极快的速度沿着海岸线进行兵力机动,一个营能当几个营使用。
但是临高的穿越政权又是一个外来政权,尽管元老们竭尽所能的收买人心,而且17世纪还没有太强的民族主义的倾向,但是中古国家混乱的社会秩序使得社会资源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这就使得军队不得不承担起社会改造这一原本不是它的主要责任的任务来。
尽管澄迈战役已经过去了大半年,尽管元老院控制琼北各县最短的也超过了三个月。但是陆军主力依然被用在对地方进行全面“肃清”上。总参发动的琼北治安战牵制了陆军的大部分兵力――陆军的四个正规步兵营被分散在整个琼北地区,执行着五花八门的警备、护送和剿匪作战任务。原本应当充当投送兵力的陆军再也无力分兵去支援新得作战行动。
“……如果要开辟鸿基战线,就只能动用马袅的陆军总预备队了。”东门吹雨表示担心,为了保卫鸿基,少不得还得组建鸿基守备营,怎么也得抽走三个连。万一北朝非要“保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按照北朝的动员水平,搞个一万二万人来围攻鸿基是很有可能的,三个连能不能保住鸿基很是可疑。总参在兵棋推演的时候认为起码得一个满编步兵营才能击败北越的讨伐军队。
军务总管庭的元老军官们就各种计划和方案进行过许多次推演,最终结果是临高的军事力量在数量上还是不足,只能满足于打快进快出的短期战争,长期作战仍会有捉襟见肘的危险。
解决之道当然是扩军,不管是扩大正规矩还是新编二线警备部队……然而元老军官们自己也觉得无法开口:整个琼州的人口统计数字眼下还没出来,但是估测下来总人口最多也就50万人,现在的陆海军规模已经超过15万人。相对于30个人当中就有1个军人――临高政权堪称有史以来最为穷兵黩武的政权,甚至超过了号称是“有国家的军队”普鲁士。要不是靠着外向型贸易源源不断的从大陆抽血来供给和军队平时还抽出相当多的时间用来支援建设,这样一支军队原本是无法维持的。
澄迈战役之后,一度执委会酝酿过裁减部分海陆军士兵充实基层干部的想法,但是随后的形式发展使得这个裁军计划彻底流产。
“……远征越南相当于又是一次分兵,且要长期在敌占区维持一定的存在,甚至可能要长期作战,而郑芝龙等海主的威胁还一直未消除……”东门吹雨继续汇报着。
“咱们现在是一个怪圈,”展无涯说,“要搞大工业生产就要暴兵抢地盘搞原料燃料,暴兵需要大量军火,军火需要大工业,大工业要原料要燃料,原料燃料需要抢地盘获得,而要抢地盘就得暴兵……”
文德嗣打断了展无涯的牢骚话:“这事的确难,但是光摆问题是没结果的――我来谈谈我的看法:先搞个武装商站,支付某些通货或者商品,雇佣当地土著挖煤,再从矿工里面招募矿场卫队……”
“让越南土著挖煤?旧时空听人说他们的工会很强大,动不动就罢工,”司凯德对越南土著的劳动效率表示置疑,他搞外贸出身,当初不少外贸厂为了节约人力成本搬家到了越南,结果没多久就叫苦连天,纷纷诉说越南工人太懒惰。
“猴子还算是相当勤劳肯干的,起码比更南面的土著好――他们可是种三季稻的――这是懒汉会做得事情吗?”文德嗣说,“再说工会这种异端邪说本时空是不存在的。还有一点:越南人口很多,足以供应采煤的消耗。他们现在不是打南北战争吗?这种中古社会,又是屁大的一点地盘,打十几万人的大会战,不用说是民不聊生了,我们能够用很低的代价就搞到大量的人口――给口饱饭吃就行。”
邬德说:“从长远看,武装商站也能够作为潜移默化的培养改造当地土著的一个基地,对我们以后的推行新秩序有益。”
在元老院的总体规划里,越南和朝鲜、日本这几个“中华文化圈”的国家,属于将来要进入“东亚新秩序”体系的,待遇和东南亚群岛的土著是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