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周燕燕还有事情做,过一点时间才回来,家里还好吧?”李财问道:
李财用过晚饭,便坐在窗前点亮油灯,练习写起策论来。
考过童子试后,乡试、会试、殿试等等策论可是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的。另外,在古代评价一个人的才华,大体分为三部分,一是诗词,二是经辩,三是策论,其中策论所占比重丝毫不见的比诗词少。比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也就是苏轼他爹,你听说过他的什么诗词吗?没有吧,他就是凭借一篇策论《六国论》名噪一时的,他对北宋军队的评论以及作战的设想,在士林和朝廷中流传,造就了苏洵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美名。
虽说八股文占据了整个大明的科考,但是,朝廷开科选士,向来以‘策论‘作为主攻,大明也不例外,八股只是文体,文采飞逸者更好,但你的见解独到,才是上上之选。尤其是殿试时,更是策论占据核心,皇帝就当时的时政、农事、民风等问题出题,由考生对答,这就是对策。譬如:皇帝问你,如何治理沿海倭患,你来提出自己的想法、见解和观点。
嗯,此时,李财就是以沿海倭患为题,试着做一篇平倭策的策论文。
“夫倭奴所须,皆产自我泱泱中华,如室必布席,杭之长安织也;妇女须脂粉,扇漆诸工须金银箔,悉武林造也;他如饶之瓷器,湖之丝绵,漳之纱绢,松之棉布,尤为彼国所重。
倭国礼崩乐坏,贼酋争战,不得开化,亦贪我泱泱中华繁盛,亦为生计所趋。倭奴数掠海上,寇山东,直隶,浙东,福建沿海郡邑,贼寇愈炽
夫夷寇之为滨海患者,非倭夷敢自犯中国,乃中国自为寇也,官府平日无教养抚字之方,饥寒所迫,驱而为盗,又不能设法散之使去,招之使来,比致养痛势成,联舟结寨,虏官兵焚汉船”
写完后,李财读了一遍,突然将其揉成一团丢进来垃圾桶里。想了想,又捡起来,凑近油灯烧掉。
所以,李财重新又取出一张宣纸,就着油灯,换了一种思路重新又写了一篇。
昨晚淅淅沥沥的雨,在李财第二篇平倭策末尾收笔的时候就已经停了。
清晨,洗漱后的朱平安推开窗,一股清新的空气,象是被水过滤了一般,挟着不知是雨珠还是雾珠的朦胧,扑入怀中,一扫昨夜疲惫,精神焕发。
李财从书桌上将字帖及一卷手抄书册放入斜挎的书包中,然后从包裹里取出叔母陈氏来时做的油饼,不过两天多的时间,油饼已经有了淡淡的酸味。不过想到叔母连夜烙制油饼的身影,李财还是将这剩下的两张油饼并一些腌菜用纸包起来,夹着黑木板,来到家里的客厅,这个时候家里的其他人还没有起床,李财也不想打搅他们。
李财现在又回到备考当中,家里和医馆也知道李财的抱负,就是医馆有病人也不叫李财,家里也是,就算现在的小李萍四岁,好像也知道自己阿爷要做大事,从不无缘无故的去烦李财。
李财在旁边客栈的大堂要了一碗粥,就着油饼和腌菜,吃了一干二净。
吃过早饭,李财斜挎着书包,夹着黑木板,和往常一样慢悠悠的往秦淮河岸走去。
因为前几日的大雨,秦淮河水涨了很多,没过了一阶石阶,李财从书包里取过竹筒盛了河水,便往往日惯常练字读书的那个树林走去。
秦淮河对岸一位梳着坠马髻,穿着异常华丽的少女起床后打开窗户,然后忽地激动了起来,伸出纤纤玉手扯了下身旁正在梳妆的十七八少女,指着窗外秦淮河对岸,有些激动的说道:“姐姐,你看那个身影是不是恩公啊?”
旁边正在£梳妆的少女闻言,放下手中的胭脂,忙往窗外看去,可是视线中却只有来来往往的画舫,并没有什么人的身影。
“好妹妹,快不要再骗姐姐了。前两次我们可都认错了。那样温润如玉的公子,可不是我们能妄想的。”梳妆少女有些失望的从窗前转身。劝导旁边的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