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慑了一下朝臣、规范会议纪律后,朱由检掌握主动权,抛出第一项议题:
“加衔的事情朕在昨日朝会上说过,后来和杨侍郎交流时又有一些新想法。”
“先让他和诸位说一说吧!”
把事情抛给了杨景辰,让这个在朱由检看来有点积极性的吏部侍郎先说。
虽然估摸着文华殿中的臣子大概都知道了这件事,杨景辰还是老老实实把自己和皇帝交流的情况说了一遍。还总结道:
“本朝初年除三公三孤之外,少有其它加衔。”
“后来内阁日渐尊崇,大学士通常加尚书衔。又有总督、巡抚,加侍郎、尚书、御史等衔。”
“到了现在,朝中大臣几乎没有不加衔的。臣的职务便是吏部左侍郎管右侍郎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
“陛下加‘南京’二字,是为了和本职区分,显示职权所在。”
朱由检闻言点头,不等朝臣发言,说出自己的规矩:
“这是吏部事务,吏部官员先说,其他九卿后说,大学士最后再说。”
“先从吏部尚书、侍郎开始,吏部其他官员随后。”
指着吏部尚书周应秋,让他先发表意见。
周应秋人称“周日万”,意思是他当上吏部尚书后,每日勒足万金。和前任文选司郎中李夔龙沆瀣一气,公开卖官分贿。
自从新皇帝登极以来,他一直在观望动向,在朝中几乎不发一言,生怕在这时候引起注意被人参劾。就连朱由检把吏部事务置于常参会议决定,也没有敢反对。
如今被朱由检点名,周应秋只得出言道:
“陛下想的是极好的,奈何事情重大,需要好好议议。”
似乎说了什么,又似乎什么都没说。朱由检对此无奈,又点下一个人:
“户部尚书、吏部左侍郎曹思诚,你来说一下吧!”
曹思诚听着皇帝特意点出来的官职,如何不明白皇帝心意。自己一个吏部左侍郎加了户部尚书职衔,若是不懂朝中官职的,还以为他是户部尚书呢!难怪皇帝要加“南京”二字,把加衔区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