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玺小说>竞技>金童记 > 第九十章 兄妹初认外家门 市井家中烟火气
    金童兄妹俩回家的第三日,三奶奶带着他们回了一趟娘家,算起来这是金童兄妹俩头回去外祖家,他们周岁时便入宫,彼时他们年岁尚小,家里也未带他们走过亲戚,后来入了宫连本家都少回,更别提走亲戚。

    三奶奶的娘家地位不高,她的父亲只是个举人,在城西开了一家私塾,教小儿启蒙,赚些束脩钱,她的母亲也是小家出身,在家里操持柴米油盐,做些针线贴补,不过丈夫有举人功名,家里的田地便不必交税,每年还有朝廷发些津贴,邻居家中也挂了些田地到他们名下,每年分些收成给他们,秦老爷夫妇只生了一儿一女,一家四口日子原也过的非常滋润,只是三奶奶嫁入宗门,他们家这门第便不够看了。

    三奶奶是小家碧玉,当初郡公府择亲,原也看不到她头上来,是瑞三爷与好友出门游玩时瞧见了跟着母亲去成衣铺子卖针线活的三奶奶,这一眼便相中了,打听了是清白人家的姑娘,便求了母亲做主。郡公夫人原本不同意这桩亲事,嫌三奶奶嫁妆薄,是瑞三爷执意要娶,结果证明他的抉择不错,成亲多年膝下两儿两女,他的日子是兄弟中过的最滋润的。

    因着外祖家是小户人家,金童兄妹俩这日便都穿的素了些,婧儿戴上了昨日父亲给她买的头花,身上穿一件内敛含蓄的丁香色小褂子,下身是一条素白色衬裙,就这般瞧着,当真是个小户人家的闺女。

    秦家夫妇得知女婿一家要来,从未上过门的一对外孙也要来,早早的便买好了酒肉,备好了红包,一家子皆在家中等候,也学郡公府提前吃个团圆饭。

    秦家在平民之家也算家底殷实,家中有田地,但他们一家子并不耕耘,请了两个长工,还买了一个老婆子帮着做粗活,大奶奶嫁进来后又买了个小丫鬟服侍,左邻右舍瞧着他们家皆羡慕不来,说他们家的女人有福气,若碰上他们家的姑奶奶回来,穿金戴银呼奴唤婢,真真是个富贵人家。

    有那爱说闲话的三姑六婆,同左邻右舍说热闹,“他们家的姑奶奶还不算贵哩,听说他们家姑奶奶生的一对龙凤胎,甫一出生便送进了宫里,给皇上和皇后娘娘做儿女呢,啧啧,那才是贵不可言。”

    “哎哟!给皇上做儿女,那岂不是皇子公主了?这秦家有如此显赫的外孙,怕不是要发了!”

    秦老爷夫妇对于亲朋邻舍的这些话皆摇头轻笑不做回应,再怎么富贵也是皇家的富贵,他们秦家只是小户之家,高攀不起,倒是他们的儿媳妇很喜欢别人奉承她,每每三奶奶回来她皆会问起金童兄妹俩,又说妹妹这穿的用的瞧着顶精致,可是金童兄妹俩孝敬的?三奶奶不喜大嫂势利,但为了娘家和气,每回回来都带着大包小包,为此让婆家有些不喜,好在金童兄妹俩进宫之后,宫里每年都会赏她许多东西,她拿自己的东西送人,婆家人置喙她也能挺起腰杆子说话。

    秦太太心疼女儿在那高门大户里难做,回回皆让她少拿些,人回来了便好,这话后来被秦大奶奶晓得了,在屋里指桑骂槐,搅的家无宁日,秦太太后来便少说了。

    “刘妈,将院子里的落叶再扫一扫,小柳,把那扶手擦一擦,今儿家里要来贵客的,懒懒散散的,叫人看了不成样子!”

    秦大奶奶坐在屋里嗑瓜子,透过窗户看外头,见客人还没来,又催促下人将屋子再打扫一遍,那一对外甥可是在宫里长大的,若嫌这家里贫寒,来了一回不愿再来了可怎么好。

    秦大舅让妻子去厨下帮忙,“娘都在厨房,你坐在这里干什么?等妹妹一家来了再去迎不迟。”

    秦大奶奶郭氏白眼要飞到天上去,道“家里有客人要来,咱们去厨下沾得一身烟火像什么样子,让刘妈她们去忙不就行了。”

    老东西就是不会享福,明明有这样富贵的女儿外孙,偏偏凡事都要亲力亲为,就老婆子刘妈都是姑奶奶嫁了之后送过来的,小柳也是她来了之后才买的下人,攒那么多钱都留着当棺材本不成。

    秦大舅不喜妻子这副行径,但自小接受的教育,叫他不愿和妻子吵架,只能自己去厨房帮母亲洗个菜烧个火,秦太太又说君子远庖厨,将儿子赶了出来,只自己一人在厨房忙活,女儿最爱吃她做的酒酿丸子,铮哥儿和妍姐儿也喜欢,回回来都点名要吃这道,不知道金童兄妹俩会不会喜欢。

    秦家住在八里胡同,是一栋两进的小宅院,如今家里祖孙三代有七口人,秦大舅夫妇俩生了两女一子,最大的女儿年已十岁,比铮哥儿还年长几月,次女比金童兄妹俩大一岁,也有七岁了,幼子才四岁,是一家人的心肝宝贝,妍姐儿来的路上就和哥哥姐姐告状,说这个表哥极难缠,最不讨喜。

    三奶奶点点她的小鼻子,问她“难道不是因着他与你争丸子吃,你才不喜欢他?”

    铮哥儿在一边看着,心道小的那个不是问题,大的那两个才难缠,妍姐儿傻的很,回回被那姐妹俩卖了还帮她们数钱,但愿她们今儿老实些,若还想在金童兄妹俩身上故伎重施,有她们吃瘪的。

    因着多了两个孩子,今儿他们一家子出门特地借了郡公的大马车,在车里放了两个碳盆,铺了床厚被褥,一家子坐在里头,风吹不着雨打不着,吃着点心说着话,当真是他们最惬意的时候,金童兄妹俩都想着这条路能再长些,一路走下去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