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玺小说>历史>悍赵 > 第五十九章 荥阳战云
    地方整体的社会运行体系的改变,无外乎是要经历循序渐进的逐渐调整、或是疾风骤雨式的破旧立新这两种方式。采用那种方式?则要视现实的具体情况而定。

    而徐世业率虎翼营轻松的攻取汲郡以后,所采取的照搬来原有的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再逐渐的适时加以调整的方式,则也正是在现有的条件下所实施的表面上看较缓慢、实则却是最快捷的过渡方式。

    客观的考虑一下也就明白了。在中原大地上也仅仅是宛若沧海一粟一样渺小一隅的汲郡,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乃至大的环境氛围,暂时还是均处于大隋朝廷的阴影覆盖之下。

    如果徐世业采取全面更换一新的方式,那就不仅汲郡本身需要以强兵进驻的高压方式加以取得,即使是隶属于汲郡的各个县城、以及郡、县内部的各种管理制度和方式,均要依靠以武力高压的方式才能做到全面的更替;而且还会不断出现反复的难以做到完全的掌控。

    现在,徐世业采取了原封不动的照搬下来汲郡原有的一切管理体系、沿用了汲郡以往的所有管理模式,只要徐世业笼络、控制住汲郡最上层的太守君方兴、郡丞张志昂、郡尉丘孝刚等主要发号施令者,其实已经就基本上等于全面的接管了汲郡极其所属的各个县城。

    其实,这种方式也并非是徐世业所独创,而是古往今来一切明智的上位者所早已经采用过、并行之有效的最佳办法。

    当然,在已经完全可以掌控住天下大局的情况下,为了不落人加以效仿的口实,则就必需要采取完全破旧立新的方式。不能让‘一条鱼就腥了一锅的汤’!

    目前,由于徐世业已经延请出太守君方兴、郡丞张志昂来继续的管理汲郡(丘孝刚需等到伤愈),加之君方兴和张志昂原本就还比较勤政。因而,现在的汲郡就仿佛并没有易主一样、仍然按部就班的按照原来的轨迹运行着。这,自然也就让已经筹划得头昏脑涨、忙碌得手忙脚乱的徐世业等省了不少的心!汲郡所属的各个县城,也并没有出现不听从郡府号令的情况。

    作为瓦岗西进偏师的徐世业所统率的虎翼营,轻取汲郡以后张弛有度的进行着休整,为下一步的重新出击作做着全面的准备;徐世业本人也在为了自身‘不枉来到这个世界走一遭’而精心的筹划、细致的布置着一切。而瓦岗西进大军的主力、沿黄河南岸强势西进的近十万大军,此时则更是凯歌频传的不断摧城拔寨、形势一片大好的宛若具有了可以荡涤一切的摧枯拉朽之势。

    此时,瓦岗总寨西进的大军已经突破了荥阳东北方向的门户金堤关,强劲的兵锋直指隋庭东都洛阳东侧的屏障荥阳……。

    在瓦岗的近十万大军兵压金堤关之时,隋庭的荥阳太守张庆鉴于荥阳守军的实力太过单薄,就已经向暂时驻节江都的隋庭送去了紧急的告急公文、求取救兵。

    而接到荥阳太守张庆告急公文的隋炀帝杨广,也马上就给之前驻军于东都洛阳的隋庭名将、在此前曾经剿灭过众多支反隋义军和大败过瓦岗军的隋庭河南讨伐大使张须陀颁下了紧急的旨意,令张须陀兼任荥阳通守、就近率军征讨瓦岗军。

    接到隋炀帝旨意的张须陀,率领着麾下的大将秦琼、罗士信、裴仁基、贾务本等及数万精兵从东都洛阳起程紧急的赶到荥阳,目前则正与瓦岗的西进主力大军对恃于荥阳城外的几十里之外……。

    由于洛阳几乎是地处于中原大地的中心地带,自周朝(当时称之为洛邑)以来就已经开始被经营成陪都或都城(东周的都城)。因而,经过了千百年以来的历朝历代的不断经营、扩建,洛阳早已经演变成为了中原的第一大城,并被数朝确定为国都。而荥阳则也就距离洛阳约二百余里,俨然是作为帝都或陪都的洛阳的东侧门户和屏障。

    在历史上的荥阳,曾经不止一次的发生过名闻后世的惨烈大战。最为著名的一次则是:

    在‘楚汉相争’之时,兵微将寡的刘邦曾经被项羽团团的围困在荥阳,并曾上演了‘分一杯羹’这句成语的原始戏码(项羽威胁刘邦要把刘邦的父亲和媳妇用大锅煮了)。后来,刘邦麾下的大将纪信假扮成刘邦、出荥阳的东门假降项羽,刘邦才趁乱从荥阳的西门逃出了荥阳、逃往了汉中并后来重起。而假扮刘邦的纪信,则被项羽一怒之下下令给举火焚烧而死……。

    时光如白驹过隙的匆匆来到了现在的隋末,在历史名城荥阳,又将要展开一场血肉横飞、惨烈异常的铁血大战!

    在距离荥阳城六、七十里外的瓦岗军声势浩大、绵延十几里的屯军大营之中,此时瓦岗总寨的众多主要首脑、将领们正聚集在大首领翟让的中军大帐之中进行着军议。

    宽敞的中军大帐,此时仿佛像是弥漫在一种极度压抑、甚至都会令人产生窒息感觉的氛围之中。一众的瓦岗主要首脑、将领,此时也均是眉头紧锁的神情十分严肃,仿佛就像是即将面临到天翻地覆一样的变迁也似的、基本上都是一言不发、表情不多的注目凝望着正位高坐的二人……。

    中军大帐坐北朝南的方位,正面高坐着身材粗壮、满面须髯、紫黑面庞、身着金盔金甲的瓦岗大首领翟让。而在翟让的右首侧面的下首,则坐着细眉白面、三绺须髯、身形颀长、一身儒衫纶巾的瓦岗总军师蒲山公李密(字玄邃或法主)。